皇太极精准剖析攻击明朝,数百年后,曾国藩的幕僚说出了相同的话

2020-05-25 19:49:02

SEO优化 http://www.bingnews.cn

文|赵立波

万历二十年(1592),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出生,从十二岁开始,他便投身渔猎和行军打仗。常言说,“五个手指头不能一齐长”,努尔哈赤对这个孩子格外喜欢,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偏心。在天命六年(1621),努尔哈赤让这个小儿子开始参与国中一切机务,成为了一名轮流值班处理政务的贝勒。虽然努尔哈赤其他几位儿子均不乏军事能力,但是在努尔哈赤眼里,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皇太极。

努尔哈赤画像

天命八年(1623),努尔哈赤单独找皇太极谈话,颇为语重心长地说:“你是贤人,那么做什么事都应该恰如其分,宽以待人,让兄弟们看到了,也会生敬爱之心。但你却独善其身,放纵诸兄弟任意行事,,这是很不对的。你想当汗吗?你退朝时先送送你的哥哥,那么你的哥哥们的子弟必然回报你。最后一生戎马的努尔哈赤竟然儿女情长起来,说道激动处,竟然老泪纵横起来。虽然未明确汗位继承人,从对皇太极的言行来看,努尔哈赤已经选择了他。

皇太极三十五岁这年,努尔哈赤去世。虽然没有明确遗命,皇太极却得到了广泛支持“太祖高皇帝崩,大贝勒代善子、萨哈廉,兄弟共议,至其父代善所,告曰:‘国不可一日无君,宜早定大计。四大贝勒(皇太极)才德冠世,深契先帝圣心,众皆悦服,当速续大位。’《清太宗实录》 尽管在拥护皇太极继位问题上,众多如狼似虎的各旗并非铁板一块,甚至一度暗流涌动,在皇太极的多措并举下,终于全面获得拥戴。

皇太极画像

天命十一年(1626)的九月一日,在大贝勒代善、二贝勒阿敏、三贝勒莽古尔泰及其诸兄弟子侄的共同宣誓:“我等兄弟子侄,合谋一致,奉皇太极嗣登大位,为宗社与臣民所倚赖。如有心怀嫉妒,将损害汗位者,一定不得好死。”《清太宗实录》

在皇太极的紧张筹措下,从内到外进行了多重改革,在整合各部落势力后,自崇德元年开始,对外彻底征服朝鲜李氏王朝,皇太极开始加紧对发明王朝发起攻势。

辽东形势图

崇德五年(1640),督察员官员向皇太极递交了一份奏折,对如何攻打明朝提出三个放向点:

“一攻打燕京,此刺心之着也;二直抵关门,此断喉之着也;三先得宁锦门户,此剪重枝伐美树之着也。”皇太极原则上接受了最后的建议,但他谋划的更为大胆,把义州(辽宁义县)选作屯兵、进攻锦州的后方基地。因为这里土地肥沃,前后均可纵深,有利于屯田开荒,于是任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、多罗贝勒多铎为左、右翼主帅,率军往义州城驻扎屯田,仅仅几十天,就将荒无人烟的田野变成“修城筑室,俱已完备,义州东西四十里,皆已开垦。”以此与明军坚守城池不出做长期较量。《清太宗实录》

祖大寿画像

在一年多的围困的较量下,皇太极的屯田获得了大量粮食和物资,而明朝的锦州城内已经是“城内粮尽,人相食,战守计穷”。终于不战而城破,主帅洪承畴在逃跑时“马失前蹄”被俘。洪承畴被俘后,锦州守将祖大寿,便走出内城,率众出降。塔山、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,明军的锦宁防线,实际上已不复存在。此后皇太极便对这个多次投降而又逃跑的祖大寿和洪承畴进行“诛心”。当时多数满洲人要把他处死,但皇太极却并不同意,最终换来祖大寿的彻底投靠。而面对洪承畴时皇太极颇费精力。一开始,他坚决不降,并破口大骂,一心求死。皇太极派范文程作思想工作,依旧骂不绝口,当时房梁有积尘落到他的衣服上,他多次将尘拂去。

洪承畴画像

范文程回来报告皇太极说:“洪承畴不会死的,他如此爱惜衣服,更何况对自己的生命呢!”于是皇太极亲自去他住的地方,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给他穿,慢慢问道:“先生不会感到寒冷吧?”洪承畴茫然望着皇太极,许久感叹说:“真命世之主也!”于是叩头请降。《清史稿》

松锦战役的胜利,重创明朝实力,皇太极不惜“统全军而注之孤危之地”,其制胜根本在于其整体部署的,“断粮道,掘壕筑垣。”此后所有人都似乎看到了夺取明朝江山的曙光,连对清朝很不感冒的朝鲜也已经看到了未来大局:“明朝之运,亦已衰矣。”由于受到巨大鼓舞,清朝“诸王将帅,争请直取燕京”。许多人甚至希望早日打完好回老家,崇德七年(1642)九月,松锦决战刚结束,满洲高级将领一起向皇太极上奏,建议趁此实际,迅速全面发兵“率大军直取燕京,控扼山海关,大业克成。”

满洲八旗兵

皇太极表现出了超前的军事战略眼光,他批示说:“尔等建议,直取燕京,朕意以为不可。”接着他把大明比作一棵大树说:“无论有多大气力,有多着急,绝不会一斧子就把大树砍倒,而是从大树两旁一斧斧地砍下去,打了一定程度,这棵大树自然自己倒下。《清太宗实录》后来的历史表明,皇太极的战略完全准确,“朕今不取关外四城,岂能即克山海关?今明国精兵已尽,我兵四围纵略,彼国势日衰,我兵力日强,从此燕京可得矣。”此时还没有对后来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考虑,从某种程度来讲,清朝得天下实在是太容易了。

皇太极在临死的前几个月,在送出征的将士时,他已经预测到明朝关内“流寇”引发的强大影响力。对如何开展舆论战做出了准备,嘱咐他们说:“你们如遇‘流寇’,就说你们看到明朝政治紊乱,激而成变,我们来征,也是如此,并要求严加与这些人产生冲突,不得误杀他们,就是一二个人也不行。”皇太极这点的远见比李自成激怒吴三桂就高出数倍,最终也为吴三桂倒戈埋下了伏笔。正当皇太极准备大举进发宁远、山海关时,猝然离世,未能见到大明王朝这棵大树如何“扑倒”。

赵烈文

历史循环往复,精人的相似。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,即1867年7月21日晚,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谈及清朝命运,赵烈文给出了与当年皇太极将大明比作砍树的相同比喻。“初鼓后,涤师来畅谈。言得京中来人所说,云都门气象甚恶,明火执仗之案时出,而市肆乞丐成群,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,民穷财尽,恐有异变,奈何?”曾国藩再一次蹙着眉头问赵烈文。赵烈文平静地说:“天下治安一统久矣,势必驯至分剖。然主威素重,风气未开,若非抽心一烂,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。以烈度之,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,而后方州无主,人自为政,殆不出五十年矣。”其中的“抽心一烂“和”根本扑倒“与当年皇太极预测明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安次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教育科研、国际资讯、投资理财、体育健康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安次生活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